刚刚走过的“十二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阳江牢牢把握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深入实施“三大战略”,突出“三大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飞跃。
2011年以来,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13年,全市人均GDP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赶超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全市GDP突破1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超1000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十三五”时期阳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均GDP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赶超全省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民生保障持续提高
通过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十二五”期间,阳江经济总量不断壮大,连上新台阶。
2013年,全市GDP达1049.63亿元,首次迈入千亿元“俱乐部”;2015年,全市实现GDP达1250.01亿元,为“十一五”末的1.96倍,总量在全省排第15位;“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增速在全省排第一位。经济快速发展还体现在人均GDP的跨越式增长。“十二五”期间,阳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五大台阶:2011年突破4000美元,2012超过5000美元……2015年突破8000美元,是“十一五”末的1.88倍,总量在全省排第8位。“十二五”期间,我市人均GDP年均增长达到11.4%,在全省排第一位,自2013年起,阳江人均GDP连续三年保持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十二五”时期,阳江市三产结构持续优化,三产比例由2010年的22.0:41.8:36.2调整为2015年的16.4:47.3:36.3,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升,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引擎。第三产业增加值在2014年突破400亿元大关,到2015年达到454.16亿元,占GDP比重36.3%。2015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71.95亿元,比2010年增长84.3%,增加值占GDP比重69.8%,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位置。阳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和高端不锈钢产业,工业产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全市工业化率达42.9%,比2010年提高6.4个百分点;2015年轻重工业比为48.2:51.8,工业重型化比“十一五”末提高9.8个百分点,工业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
2013年,阳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大关,2015年达到67.9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7%,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2015年,我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12亿元,比2010年增长162.0%,重点领域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0类民生支出126.04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4.1%,比2010年提高7.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二五”时期,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8%,2015年达23088元,居民收入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5年保持缩小趋势,由2011年的2.13:1缩小到2015年的1.84: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阳江更加注重保护环境,留住了“青山绿水”。2011年以来,我市在全省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中连续4年获得优秀等次,其中有3年位居粤东西北首位,连续4年在全省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获得良好等次。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22座,与“十一五”相比增长340%,每个中心镇都建有污水处理厂。2015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1.5%,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二级浓度限值,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居全省第五,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十二五”时期,全市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0.632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2015年的0.493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0.14吨标准煤/万元,较好完成了“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0年的1.3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2015年的0.8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0.58吨标准煤/万元。
做实做优统计工作 助推经济跨越发展
“十二五”时期,市统计局切实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统计调查和统计改革成果显著。通过提供翔实、有力的统计数据支撑,为全市实现人均GDP率先在粤东西北地区赶超全国平均水平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起到了很好的参谋助手作用。
市统计局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好“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相关任务目标落实,推动基层统计加速发展。一是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多次召开全市统计局长会议和统计工作会议,制定细致工作方案和任务目标,并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了解统计基层实情,向市政府呈交了一份完善的统计基层基础情况调研报告。二是提升基层统计队伍素质,举办了多期统计业务专题培训班,并派出工作组深入到各县(市、区)、镇(街道)和企业调研。三是出台指导性文件,市统计局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工作的意见》,现已经以市府办名义正式印发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统计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四是上下联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45个镇(街)(不含海陵、高新)已全部设置统计站,配备统计人员15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统计人员136人。全市镇(街)统计站共有工作用电脑88台,其中有32个镇(街)能连接到上级统计部门的内网,占比71.7%,比2010年上升了48.9个百分点,统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统计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统计局深入开展统计分析和预测,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一是撰写具有预判性的分析文章。利用统计部门丰富的数据和信息资源,深入挖掘普查资料和日常数据的潜力,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和决策参考。“十二五”期间,共撰写各类分析文章和统计快讯80篇,其中部分分析文章获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和好评。二是扎实做好各项考核监测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珠海对口帮扶等指标数据的评估测算工作,提供了翔实的统计数据和专业意见。三是能源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充实能源统计力量,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着力强化能源核算,提高数据质量,为全市“十二五”能耗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统计数据支撑。
统计调查和统计改革成果显著。统计调查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扎实做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统计调查改革工作,对于推动全市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统计局认真组织开展各项统计调查,严格按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收集和整理统计资料,严把统计数据源头质量关。积极深化以GDP核算为龙头的各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试点,全力推进服务业统计改革,认真开展电子商务网报和“三新”企业统计工作,严格依照新修订的《广东省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开展数据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GDP核算数据质量。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组织了2000多名普查人员进行全面入户登记,首次使用手持电子终端(PDA)数据采集设备开展调查工作,创新了统计工作方式,按时高质完成了全市近11万个普查单位的登记工作,摸清了全市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圆满完成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为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稳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全市所有县(市、区)统计局都完成了统计业务专网VPN接入工程,较好地满足了统计数据实行网上直报工作需要。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成了向县级统计局延伸,数据信息网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顺利完成了全市统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升级工作和移动OA系统的建设, 网上办公和办公自动化建设更加完善。
市统计局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被阳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13至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先进帮扶单位荣誉称号。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为挂点龙涛村委会多方筹措创卫资金,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在2015年“工作落实年”中的机关效能考核当中获得90.428分,在经济发展与建设单位(共18个)组别中排第7位,比2014年提高5.199分,排名上升了6位;在社会满意度调查当中,获得1304张满意票,排名第4位,机关工作效能有了明显的进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十二五”时期,全市共对496家联网直报单位开展了统计执法检查,发现违法行为51宗,其中2宗案例在省统计局网站及新闻媒体曝光,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环境改善显著。
提高统计服务大局能力 推进统计事业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界对统计数据更为关注,特别如房价、CPI、平均工资等统计指标,公布后往往会引起很大程度的关注。社会公众对统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需要对统计工作更透明、更科学、更有公信力。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市统计局将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形势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优质的分析资料,进而增强政府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要升级统计工作发展思维,更加注重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统计数据的解读,善于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准确反映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统计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着重加强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统计队伍把握最新经济运行动态的能力,推动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积极探索研究新领域统计工作,立足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大对新行业领域核算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新领域发展现状,加快建立“三新”统计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全面、及时、准确监测“三新”发展,尤其要针对“三新”跨界、共生、渗透、融和等典型特征,进一步加大研究探索力度,不断拓展统计调查的内涵和外延,监测反映阳江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过程中的形态、质量和效益。
完善统计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工作新要求,加快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为统计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以“互联网+统计”“大数据+统计”为理念,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各个方面的运用,实现对统计调查的互联互通、在线共享。努力培养一批懂大数据、善于运用大数据思维的专家型人才,推动统计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统计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全面加强统计单位名录库管理,进一步扩展联网直报范围,打造开放兼容的数据发布共享平台。实现政府统计调查数据在线网络发布,建成各级统计机构统计信息共享数据库。
大力推进依法治统力度。以当前国家统计局全面推进的“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对典型案件坚决通过适当方式进行通报曝光。同时,健全统计执法机构,充实统计执法力量,完善统计执法人才库建设,加强统计执法业务培训,开展诚信统计承诺活动,加强诚信统计宣传教育。
打造高效廉洁的统计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持续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内“两项法规”,严防“四风”顽疾反弹,保持统计队伍的纯洁性。切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深化工作落实年”活动,推动“三严三实”活动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作风公正扎实、工作稳健踏实、业务创新求实、做人忠诚老实的统计新风尚,为统计改革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版权所有?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阳江市大数据发展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62564号-1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