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0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谭忠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国家、省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实施“双化”驱动、蓝色崛起、对接珠三角三大战略,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改革稳步推进,民生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运行平稳、质效齐升”的良好态势,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任务总体完成。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1)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增长8.5%;人均生产总值50000元,增长7.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9.9%、8.6%,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4﹕47.3﹕36.3。(2)财政金融运行稳健。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92亿元,增长6.2%;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14.74亿元、贷款余额757.74亿元,分别增长11.4%和7.2%。(3)市场消费总体平稳。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9.5%。(4)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4%,与全国持平,比全省低0.1个百分点。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以加入“珠中江+阳江”经济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为契机,积极实施工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行动计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新兴铸管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推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91亿元、总产值2017亿元,分别增长13.5%、12.3%。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成阳江五金刀剪生产研发基地和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设立首家省部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2)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发展迈上新起点,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滨海类国家AAAAA级景区。全市接待游客165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1.3亿元,分别增长10.7%和18%。商贸水平进一步提升。市电商创业园建成运营,粤西地区首家跨境免税店落户海陵岛并正式营业,设立首家公用型保税仓。江城新都汇时代广场、阳江盈信广场、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和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14届刀博会。(3)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全市新增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3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6户,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预计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44亿元,增长3.5%;全市渔业总产值147亿元,增长3.1%。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1)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9亿元,增长4%。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7%。(2)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7.05亿元,增长8.1%,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2.2%,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建成投产阳江核电站2#、3#机组、阳春海螺水泥二期、市第二水厂等11个项目,新开工建设阳江抽水蓄能电站、阳东鑫业太阳能发电站、江城三威汽车零配件等24个项目。27个省属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84.34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7.4%。
(四)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环境改善品质提升。(1)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加快推进以“一港两桥三路”为重点的交通项目建设,深茂铁路阳江段、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建设全面提速,海陵岛大桥动工建设,省道371线阳春三甲至双滘段改造工程提前建成通车,农村公路硬底化任务超额完成。加大环保、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市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阳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11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区城北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稳步推进海堤达标加固、灌区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海堤达标加固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漠阳江双捷引水工程拦河闸重建、阳东区红江拦河闸重建等大型水闸工程动工建设。(2)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进程加快。阳江滨海新区规划建设驶入“快车道”,核心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南浦大道(二期)等市政工程完成,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主体工程完工,漠阳湖公园(一期)项目动工,阳江国际金融中心奠基。阳东城区与市区同城一体化加速,阳江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64.05平方公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3)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阳春市成功创建为省园林城市,阳春市合水镇、阳东区合山镇分别被评为省宜居示范镇和名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19条村被评为广东省名村,120条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那格电镀城搬迁后改造整治(一期)完成,淘汰黄标车5988辆,造林6.18万亩,单位GDP能耗下降3.57%。
(五)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1)重点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38个市直部门的权责清单全部编制完成,在市发展改革局等市直28个单位分别整合设置了行政审批科。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管理模式,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920户,增长10.1%。完成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市区居民生活用气阶梯气价改革、市直4个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2)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力度加大。“1+10”专业招商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取得新成效,全市新引进内外资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429.8亿元。扭转外贸不利形势,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178.8亿元,增长8.3%。争取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9.3亿元,至2015年底到位资金7.788亿元,获国家批准发行企业债券11亿元。(3)区域合作开创新局面。积极参与“珠中江+阳江”经济圈建设,参加珠中江阳党政联席会议、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贸易洽谈会。与珠海对口帮扶进一步加强,对口共建在产业园区、联合招商、民生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及湛江、茂名等粤西地区和北部湾等城市的合作交流,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六)社会民生扎实推进,保障水平继续提高。(1)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民生类支出88.03亿元,增长23.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9.6%。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2)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4246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275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40元,增长10%。(3)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五大险种参保人数141.6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低保救助、五保供养等标准提高。基本建成公租房588套,建成因灾“全倒户”新居270户,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教育创强工作全面推进,阳东、阳春、阳西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我市教育强县(市、区)覆盖率达100%。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10个基层文化站示范中心和10个流动图书馆,举办了南国书香节暨第四届阳江书展、群众文化节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演、“情归漠阳”系列书画展、广东国际风筝邀请赛、全国翻波板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南海Ⅰ号”全面发掘保护和参与申遗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卫生计生工作,成立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扎实推进。第二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明显,105条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9.14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0321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5+5”社会矛盾化解和公安机关“3+2”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阳江成功创建国家防震减灾示范城市。
但也要看到,我市经济稳中有进的同时,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稳增长具有关键作用的投资持续低位增长,消费需求没有较大提升,外需难有较大起色。二是经济发展创新基础不够牢固。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企业项目还不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比较弱,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三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好。四是加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实施“三大战略”,突出“三大抓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创阳江振兴发展新局面。
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6年要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行稳致远。围绕稳增长目标,全力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1)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年拟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81个,总投资2196亿元,年度投资245亿元;预备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1678亿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强化项目用地、用海、资金等要素保障,全面加快交通、能源、产业和民生项目建设,推动云阳高速公路阳春段建成通车,加快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新兴铸管、维达生活用纸、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促高新区山河游艇等项目动工建设,加快阳西电厂5#、6#机组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抓住国家、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和储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投资规模大、上档次的重要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1+10”专业招商为抓手,抢抓我市纳入“珠中江+阳江”经济圈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机遇,推进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资源招商,提高专业招商成效。加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招商力度,面向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实施定向招商、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先进装备制造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3)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政策,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出新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
(二)加快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与产业各领域深度整合,以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存量,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增量,全面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年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依托我市纳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机遇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和培育精密铸件、高端轴承、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三大镍合金企业,引进关联产业大项目,推进广青合金热送设备及不锈钢深加工技改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国(阳江)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促进五金刀剪、食品(水海产品)加工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加快完善珠海(阳江)产业园等各园区基础设施,抓好市县园区共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园区扩能增效。(2)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依托中心城区和县城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引进一批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阳江盈信广场、江城新都汇时代广场等在建综合体项目建设。优化提升滨海休闲旅游产业,以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晋升国家AAAAA级景区为契机,引进高端旅游项目,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将海陵岛打造成为国际休闲旅游岛。大力发展多业态旅游业,进一步提高阳春市、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等地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做好商品房去库存工作,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积极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增强生活性服务业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华南诚通物流、三七物流等项目建设,着力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抓好五金刀剪、汽车、建材、农产品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证券业。(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抓好阳东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阳江(双捷)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发展深水网箱和远洋渔业,发展水海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业,加快推进闸坡、溪头等省级现代渔港建设,争取对岸渔港、阳西青草渡避风锚地纳入全省现代渔港建设,加快建设现代渔港经济区,巩固海洋渔业优势地位。
(三)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依靠改革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1)积极培育创新发展主体。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依托园区加快孵化器建设,完善孵化链条,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向科技型企业集聚。(2)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省“扬帆计划”和市六大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适应我市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完善落实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创新型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吸引学术带头人、科技型企业家、职业创业者、大学生等到阳江创新创业。加强与珠海等发达地区人才交流合作,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3)完善鼓励创新发展的政策和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协同创新,探索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产学研示范基地,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完善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五金刀剪、镍合金材料等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1)狠抓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加大投资、财税、商事等改革力度,落实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预算管理等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落实国家税制改革措施,推进依法治税。深化“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建设。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落实好市县镇三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再取消、下放和转移一批行政许可事项。深入实施县级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推进镇(街道)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社会和农村体制改革。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5大领域农村改革。(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落实促进外贸稳增长的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经贸合作,巩固欧美等传统市场,拓展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提高五金刀剪、水海产品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和扶持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及紧缺资源性产品进口。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推动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出口业务。推进大通关建设,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加强区域合作。立足粤西,对接珠三角,着力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抓住我市纳入“珠中江+阳江”经济圈建设以及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机遇,主动接轨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承接珠三角、港澳地区信息、人才、产业等辐射。主动参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与各市加强产业对接,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互补错位发展。全方位加强与珠海对口帮扶共建,继续深化以产业园区、城市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为重点的合作。推进湛茂阳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湛江、茂名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港口对接等方面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规划建设。
(五)促进区域协调,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较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1)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完善阳江滨海新区功能布局,推进金平路、城南东路等基础设施、阳江国际金融中心等商业项目和新区肉菜市场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高铁商贸集聚区。抓好漠阳湖公园(一期)、海滨生态公园及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带建设。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引导人口有序向新区集聚,促进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江城、阳东城区建设,促进市区一体化协调发展。抓好阳春市、阳西县、海陵区三大城市副中心建设,强化产业、服务、居住和城乡衔接功能。(2)统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深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加快南山公园、城北污水处理厂、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及其配套工程等市政工程建设,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环境整治,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3)打造特色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扩大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差别化镇域发展政策,提高中心镇和重点镇发展水平。探索实施以空心村为重点的自然村落整合改造,推进3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卫生镇村建设,完成100条美丽乡村创建任务,启动新一批美丽乡村建设。(4)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着力推进深茂铁路阳江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海陵岛大桥、阳江港码头泊位、阳江合山机场改扩建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阳西军民结合两用港、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阳江段、粤西沿海高速公路阳江段、中山至阳江高速公路阳春段、云浮至阳西高速公路阳江段等“一港四路”规划建设。加快漠阳江双捷引水工程拦河闸重建、阳东区红江拦河闸重建等水利工程建设,推动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动工建设。加快智慧阳江建设,不断提升我市信息化水平。
(六)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抓好主要污染物节能减排,加强对高能耗单位监管,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从严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推进园区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抓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技术改造。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绿色出行。(2)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抓好高污染燃料锅炉、建筑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防治,严控PM2.5、PM10。抓好漠阳江、那龙河、织(篢)河等重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水源地为重点整治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完成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一般镇生态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处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3)加强生态建设。落实市主体功能区划,强化生态红线管控,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抓好林业四大重点生态工程,推进阳江森林公园(一期)等7个森林公园建设,建设生态镇、村。开展海岸带、海岛综合整治修复,加强围海填海管理,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七)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托底,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1)着力补齐短板。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指标,明确年度目标任务,采取更有力措施,逐项推动改进工作。(2)提高创业就业水平。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扶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3)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强化社保扩面征缴,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加快各地养老院建设。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建公租房360套,改造农村危房5713户、国有工矿棚户区350户。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4)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教育创强工作成果,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继续探索和完善医院托管等新型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市人民医院医院集团试点,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抓好基层公共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办好惠民文体活动,做好“南海Ⅰ号”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加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力度,强化安全生产,深入推进平安阳江建设。(5)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制定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新标准扎实开展新一轮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坚持开发式扶贫,分类扶持贫困村和贫困家庭,推动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加快实现精准脱贫。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开创“十三五”时期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
管理维护:阳江市政务服务管理局(阳江市大数据发展局)
网站标识码:4417000019 备案序号:粤ICP备05062564号-1
网站报障:0662-3367662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21号